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,而产生的连锁反应。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,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,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,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,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。
一下是踢猫效应的相关故事:
故事一:
有个女人的丈夫做生意被人骗了。她非常生气,就每天倚在门口装疯卖傻,哭诉她家的不幸,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那骗子的卑劣行为。一天又一天,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她的哭诉和谩骂。一开始,人们还同情这个不幸的女人,后来见她的哭闹无休无止,大家都说:“这个女人疯了。”一年之后,在自己的谩骂声中,这个女人真的疯了。事情发生了,再生气也于事无补,况且人家也不知道,这不是糟践自己吗?
记住:屋宽不如心宽,千万别做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的傻事!
故事二:
亨利·福特曾经是一个修车工人,那时候的薪水很少,他一直很想去一家高级餐厅吃饭,但却一直没有如愿。
一次,福特手拿着刚发下来的薪水来到这家餐厅,他今天一定要满足这个愿望。他坐在餐厅里等服务员过来招呼他,但他足足坐了15分钟却不见一个人来。最后,一个服务员勉强走到桌边,粗鲁地丢给他一张菜单。
福特刚打开菜单,服务员就用轻蔑的语气指着右边的那部分说:“你只适合看这部分(价格),左边的部分(菜色)你就不必去看了!”
福特惊愕地抬起头来,看到服务员满脸的不屑表情,他虽然很生气,但转念一想,也不能全怪这个服务员,自己本来就是没有钱的人,怎么能吃得起那么昂贵的大餐呢?最后,福特只点了一个汉堡。
从那以后,福特立志一定要成为社会中顶尖的人物。终于,他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,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汽车大王。
记住:每一件不幸事件的背后,都相对隐藏着更大利益的种子。所以,我们要领会上帝的安排,把每一次遭遇的不如意,都当成更大利益的种子,埋入内心充满潜能的沃土中,来激励自己迈向成功。
故事三:
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,对服务小姐大声喊道:“小姐!你过来!你看看!你们的牛奶是坏的,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!”
服务小姐一边陪着不是一边说:“真对不起!我立刻给您换一杯。”
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,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。
小姐再把这些轻轻放在顾客面前,又轻声地说:“我能不能建议您,如果放柠檬,就不要加牛奶,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。”
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,匆匆喝完茶,走出去。
在旁边的一个顾客看到这一场景,笑问服务小姐:“明明是他的错,你为什么不直说呢?”
服务小姐笑着说:“正因为他粗鲁,所以要用婉转的方法对待,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,所以用不着大声!理不直的人,常用气壮来压人。理直的人,要用和气来交朋友!”
生活中,每个人都是“踢猫效应”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,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,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。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,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。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,就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,久而久之,就会形成恶性循环。好心情也一样,所以,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好心情随金字塔延续下去呢?